嗨,欢迎来到兆亿微波官方商城!
服务热线: 010-82788689  010-82888379
购物车图片 购物车 ( )
全部商品分类

Vishay推出AEC-Q200认证的新型12V可定制触控反馈执行器

2022/2/10 10:46:07
浏览次数: 27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22年2月10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经过AEC-Q200认证的新型12 V可定制触控反馈执行器---IHPT-1411AF-ABA,适用于LCD显示屏、触摸屏、触摸开关面板等各种车载应用。Vishay定制电磁式IHPT-1411AF-ABA采用小型两件式结构,带安装孔,便于安装和直接操作,具有高冲击脉冲和振动传递能力,可在嘈杂环境下提供清晰的触觉反馈。

Vishay推出AEC-Q200认证的新型12V可定制触控反馈执行器

汽车级IHPT-1411AF-ABA是一款电磁器件,可将电能转换为触控操作的机械脉冲或振动信号,通过输入电压振幅和占空比的变化来控制。触控线圈组件在直流电压脉冲激励下产生磁场,吸附安装的移动磁芯。断电后,磁芯在客户弹簧总成或弹性材料作用下归位。

器件快速响应时间小于5 ms,可产生多种高分辨(HD)触觉效果,最高工作电压达16 V。这款触控反馈执行器的工作温度可达+105 C,是恶劣环境的理想选择。器件适用于汽车仪表板、中控台、人机接口触摸屏,可为电子变速箱、方向盘、座椅和其它车载控制系统提供触觉反馈。

IHPT-1411AF-ABA骨架和核心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人员调整回位弹簧配置布局,与显示器固件连为一体,无需额外的外壳。此外,器件低至12 V的工作电压消除了对其它技术所需的额外高压电源的需求。因此,与线性谐振、线性宽带、偏心旋转质量和压电执行器等同类技术相比,这款执行器成本减少40%,同时降低了元件高度并具有更高的力密度。

该器件在12 V、5 ms脉冲条件下,可驱动0.5 kg负载达到6 g加速度;而同类技术只能驱动0.1 kg至0.2 kg的负载提升到这一水平。驱动线圈电感为1.8 mH,典型直流电阻(DCR)为0.95 ,线圈与磁芯之间绝缘耐压150 VDC。新型执行器符合RoHS和Vishay绿色标准,无卤素,采用100 %浸焊锡标准引线端接。Vishay 可根据各设计需求来定制IHPT-1411AF-ABA安装方向、端接类型和性能。

新型触控反馈执行器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12周。


推荐阅读
  • 点击次数: 1
    2023-09-28
    RECOM 额定功率30 W 的RACM30-K/277 系列板载AC/DC转换器,性价比高,深受客户欢迎,现已扩展产品范围,可提供开放框架式(OF 版本),其重量仅为现有灌胶封装版本的一半。RACM30-K/277/OF 系列凭借仅为 76.2 x 38.1 x 23 mm 的微型封装尺寸便可提供 30 W 连续功率(最高可达 36 W 峰值)。自然通风时模块的工作温度范围为 -40°C 至 +55°C(具体取决于型号),降额情况下最高可达 +90°C。输入电压范围为 85 VAC 至 305 VAC(120 V 至 430 VDC),涵盖高达 277 VAC 的所有标称电压,并提供 5 V、12 V、15 V、24 V、+/-12 V 和 +/-15 V的稳压输出。具有短路、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功能并归类为“受限电源”。这些产品的绝缘等级为 II 级,适用于过压类别 III (OVC III) 和污染等级 3 (PD3) 的工作环境,工作海拔高达 5000 米。获得了包括音频/视频和信息通信技术 (ICT)、测试设备、家用、工业和患者保护措施 (MOPP) 医疗在内的安全认证。额定隔离电压为 4 kVAC/1 分钟。满足空载/待机功耗的生态设计要求,且效率曲线在轻负载下近乎平坦。即使在输出接地的情况下,无需外部组件就能轻松满足 EMC Class B 标准。 Molex TM 电气连接器用于输入和输出,并为 PCB 支撑柱提供机械固定,便于在终端设备中进行安装。 该系列的典型应用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器内务管理电源、工业自动化、医疗、物联网、照明和智能能源系统。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 点击次数: 1
    2023-09-28
    尽管当前半导体处于下行周期,产业整体资本支出持续下滑,但晶圆代工领域仍有扩产消息传来,大厂不惧逆风,坚定看好产业未来发展。近日,格芯宣布其在新加坡投资40亿美元扩建的制造厂正式启用,进一步扩展全球产能。根据报道,扩建后的晶圆厂每年将额外生产45万片300毫米晶圆,将格芯新加坡的总产能提高到每年约150万片300毫米晶圆,2.3万平方米的晶圆厂将在新加坡创造1000个高价值工作岗位。格芯新加坡总经理Tan Yew Kong表示,如果充分利用新加坡工厂的产能,这可能会占格芯收入的45%左右。公司预计到2024年下半年,全球对芯片的需求将会回升。格芯总裁兼CEO Tom Caulfield表示,车用芯片市场依旧强劲,AI云端看起来也相当旺盛,工业需求一直都在,反倒与消费者相关的市场则呈现疲弱。并称,在未来十年,这个产业将会再次倍增。除了格芯之外,近期供应链还有消息表示,台积电将提升先进制程产能。目前台积电3nm工艺产量预计约为6.5万片晶圆,随着iPhone 15系列发布,台积电将于2024年开始履行更多3nm订单承诺,届时3nm工艺系列的产量将大幅增加。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9月最新调查显示,第二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仍持续下滑,环比减少约1.1%,达262亿美元。展望未来,虽然今年下半年旺季需求较往年弱,但第三季如AP、modem等高价主芯片及周边IC订单有望支撑苹果供应链伙伴的产能利用率表现,加上少部分HPC AI芯片加单效应推动高价制程订单。因此,集邦咨询预期,第三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将有望自谷底反弹,后续缓步成长。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 点击次数: 2
    2023-09-25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预计从 2023 年到 2026 年将 200 毫米晶圆厂产能增加 14%,新增 12 座 200 毫米晶圆厂(不包括 EPI),行业达到超过 770 万台的历史新高SEMI 今天在其2026 年 200 毫米晶圆厂展望报告中宣布。  功率和化合物半导体对消费、汽车和工业领域至关重要,是 200mm 投资的推动力。随着电动汽车采用率的持续上升,动力总成逆变器和电动汽车 (EV) 充电站的发展预计将推动全球 200 毫米晶圆产能的增长。  SEMI 总裁兼执行官 Ajit Manocha 表示:“全球半导体行业 200 毫米晶圆厂产能不断攀升,凸显了人们对汽车市场增长的乐观预期。” “虽然汽车芯片供应已经稳定,但电动汽车中芯片含量的增加以及充电时间缩短的推动正在刺激产能扩张。”  博世、富士电机、英飞凌、三菱、Onsemi、罗姆、意法半导体和Wolfspeed等芯片供应商正在加速其200mm产能项目,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SEMI 2026 年 200 毫米晶圆厂展望报告显示,从 2023 年到 2026 年,汽车和功率半导体的晶圆厂产能将增长 34%,其中微处理器单元/微控制器单元 (MPU/MCU) 第二,增长 21%,其次是 MEMS、模拟和代工厂。分别为 16%、8% 和 8%。  占200毫米晶圆厂产能大部分的是80纳米至350纳米技术节点。从2023年到2026年,80纳米至130纳米节点产能预计将增长10%,而131纳米至350纳米技术节点预计将增长18%。  报告期内,东南亚预计将引领 200mm 产能增长,增幅达 32%。中国预计以 22% 的增长位居第二。中国是 200mm 产能扩张的贡献者,预计到 2026 年每月晶圆产量将超过 170 万片。美洲、欧洲和中东以及中国台湾将分别以 14%、11% 和 7% 的增长率紧随其后。  到2023...
  • 点击次数: 1
    2023-09-20
    英特尔宣布推出用于下一代封装的玻璃基板,计划未来10年内推出完整解决方案。其透露,这一突破性方案将使晶体管尺寸的继续缩小成为可能,有望在2030年后延续摩尔定律,满足大模型时代下的应用。9月18日,英特尔宣布推出用于下一代封装的玻璃基板,计划未来10年内推出完整解决方案。其透露,这一突破性方案将使晶体管尺寸的继续缩小成为可能,有望在2030年后延续摩尔定律,满足大模型时代下的应用。英特尔官方介绍,与现在的有机基板相比,玻璃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低平整度以及更好的热性能和机械稳定性,从而在基板中实现更高的互连密度。这些优势将允许芯片架构师创建用于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高密度、高性能芯片封装。英特尔预测,预计10年后半导体行业有望达到使用有机材料在硅基板上缩小晶体管的能力极限,这些材料消耗更多电力,并存在如收缩、翘曲等限制,玻璃基板是下一代半导体的可行且必要的下一项选择。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 点击次数: 1
    2023-09-20
    自从第三季度起,NAND晶圆减产效应开始显现,价格有所增长。NAND闪存供应商将从第四季度开始提价。据业内人士称,DRAM价格预计也将在下一季度回升,但是由于终端市场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复苏,涨幅可能不会太大。消息人士称,NAND晶圆价格已从第三季度初的低点逐步反弹,迄今为止涨幅已超过10%。他还表示,NAND价格的上涨,预计也将为DRAM涨价创造有利的市场氛围,内存模组制造商将密切关注DRAM价格反弹的时机。不过部分分销渠道仍需对库存进行调整,因此成品内存价格还会波动。业界认为,DDR5内存模组价格在过去一个月上涨5-10%之后,还将进一步上涨,入门级产品的价格也将上涨3-5%。观察家指出,高价位的DDR5产品将面临供应短缺,领涨DRAM市场。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 品质 • 正品行货 购物无忧
  • 低价 • 普惠实价 帮您省钱
  • 速达 • 专业配送 按时按需
Copyright ©2020 - 2021 兆亿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10-82788689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